@所有人 雷雨高发季节 注意防范雷击灾害
@所有人 雷雨高发季节 注意防范雷击灾害
2024-08-13 14:54: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张子怡 责任编辑:张子怡 2024年08月13日 14:5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这两天,人雷江苏、雨高意防江西等地雷雨天气频繁,发季范雷松原市某某制品有限公司受降雨影响,节注击灾高温天气逐渐缓和。人雷今天,雨高意防淮河以南部分地区雨势较强,发季范雷局地将现中雨或大雨,节注击灾雷雨时可能伴有8级以上短时阵风,人雷公众需注意防雷避雨。雨高意防
根据气象卫星监测,发季范雷从昨天到今天,节注击灾江苏淮河以南地区降雨频繁,人雷松原市某某制品有限公司局地达中到大雨量级,雨高意防未来两天,发季范雷江苏大部仍将有分散性雷阵雨天气,其中今天,江苏大部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其中,淮河以南地区有中雨,局地雨势较大,并伴有8至10级的雷暴大风。
另外,这两天江西大部出现明显雷雨天气,共有114个气象观测站出现1小时30毫米及以上的短时强降雨过程,77个气象观测站出现8级及以上大风。未来两天,江西大部的雷雨天气依然频繁,雷雨来临时,局部地区将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目前,正处于雷暴高发时节,以南昌地区为例,8月平均雷暴日数在6天以上,气象部门提醒,当地公众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尽量减少在强降水发生时外出。如果户外遭遇雷电,应尽快远离高地,迅速摘下身上携带的钥匙、首饰以及眼镜等金属制品,躲避到室内等安全场所;来不及回室内时,紧急避雷需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头置于两膝之间,尽量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云闪 地闪
是雷电两种表现形式
眼下,我国多地正处于一年中雷暴天气高发时期,雷电是雷暴的重要组成部分,雷暴的发生往往伴随雷电。作为常见的天气现象,雷电以其猛烈的破坏力被熟知。那么,雷电是如何形成的?公众又应如何防范雷击灾害呢?
雷电也称为闪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长距离、强电流、强电磁辐射自然现象。雷电常常“出生”在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云层内的各种微粒因为碰撞摩擦等因素分离积累正、负电荷,形成较为集中的正、负电荷区。按照常规击穿机制,当云层电荷区之间的电压达到或超过所在环境的空气击穿阈值,便会产生放电现象。自持放电发展就会形成闪电,产生的轰鸣声就是雷声,即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雷电活动,一般来讲,低纬度地区的雷电活动要比高纬度地区多,我国陆地区域闪电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和广西南部、海南岛中北部,最密集的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大约发生31.4次闪电。而在同纬度上,地形复杂的山区发生雷电活动的频次往往要比地形平缓的平原地区更高。
雷电可不是只有一种“模样”,主要分为云闪、地闪两种。地闪会对人和建筑造成直接危害;而云闪主要在云内或云间发生,所以对人类的直接危害较小。
目前,最安全的办法是雷电来临时,躲避在室内,因为建筑物通常有接地系统和安全电路。但需注意的是,要及时关好门窗,尽量关闭各类家用电器,不接近室内裸露的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时,则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不要靠近高压电线、路灯、广告牌,不要在空旷地带打伞等,应尽快寻找低洼地带或坚固的建筑物躲避。此外,汽车也是避雷场所之一。由于车本身是金属框架,被雷电击中可以直接导电到地下。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要紧闭车窗,收起天线,避免使用车载电话和电子设备。(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知识)
- 联黎部队谴责以军漠视维和人员安全
- “没断奶别来学校报到”,大一新生家长联系导员,导员发长文怒怼
- 中美领导人是否会进行通话或会晤?外交部回应
- 清华附中校长方妍:追问初心 坚定使命
- 文化中国行丨以物述史 读懂故宫的“前世今生”
- 【一周连连看】学而思推出新品学练机;公考三巨头位次生变
- 原中原网球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荣长安接受审查调查
- 多图直击:武汉光谷实验中学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天
- 盛世同歌 风华正茂
- 秋季传染病这样防【学生篇】
- 多方呼吁苏丹武装冲突双方扩大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渠道
- 一七一中学校长熊劲:好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改再启航|开学寄语
- 受关税影响 巴西9月对美国出口下滑20.3%
- 【一周连连看】学而思推出新品学练机;公考三巨头位次生变
-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 孩子的学习计划,为何总是半途而废?
- 临近开学,家长群炸了!孩子住宿还是走读?看完这篇再也不纠结了
- 【一周连连看】学而思推出新品学练机;公考三巨头位次生变
- 台湾地区是俄罗斯石脑油“最大买家”?台当局回应
- 川渝再度连续高温,“电荒”危机会否重现
- “五一”假期热潮涌动 假日经济点燃消费市场新引擎 views+
- 31省份一季度GDP:16地增速超全国,吉林领跑 views+
- 除了火爆的小红小绿,2024北京车展还有什么? views+
- 不负青春韶华 “流动中国”绽放奋进风采 views+
- 超燃!我国将进入“三航母时代”! views+
- “未来科学家 科技小记者”穿越深空创意征集活动启动 views+
- 能工巧匠“亮绝活” 用“一技之长”书写追梦人生 views+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views+
-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保亮: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views+
- 极氪本周赴美上市,造车三年即将圆梦IPO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