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7岁阿婆照顾植物人丈夫20年:每3小时护理一遍,等他醒来
“老柴卧床已经有二十年了,等他醒来每天都干干净净,上海岁一个褥疮也没长过。婆照鹤壁市某某展览服务业务部他爱人朱堂妹把他照顾得真好。顾植”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新姚村,物人每一个来到朱堂妹和老柴家里的护理人都这么说。“老柴是等他醒来好人,我们是上海岁一家人,所以我会一直照顾他,婆照等他醒来。顾植”77岁的物人朱堂妹阿婆如是说。
长期照顾卧床病人是护理一项艰辛的重任。但自从丈夫出事成为植物人后,等他醒来朱堂妹已经坚持了二十年。上海岁随着她的婆照故事在石湖荡镇和整个松江传开,她被授予2023年度“感动松江”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奖。在朱堂妹的子女看来,二十年来,母亲勇敢地撑起了这个家,也给晚辈树立了榜样。
每天与丈夫说说话,相信他会醒来
到过朱堂妹家里的人都知道,朱堂妹的床上总是放着好几条干净的床单。
这些床单,鹤壁市某某展览服务业务部都是备着给她爱人老柴替换用的,以便每时每刻保持老柴床褥的干净。
房间里的空气是流通的,老柴是衣着整齐的。朱堂妹护理老柴有一套固定的护理流程,每隔3小时开始一遍:翻身、按摩、吸痰。
朱堂妹给老伴注射流食
每天早晨,老柴都能“吃”上朱堂妹准备好的早餐流食。流食不耐饥,朱堂妹每隔三小时喂他一次,一天共喂5次。老柴的衣物及床品每日必换一次,以便保持清洁干燥。家里的陈设一直很简单,但老柴的床榻总是布置得洁净温馨。
每天,在重复照顾流程时,朱堂妹都会与老柴说说话,唠唠日常。“昨天我去给你买牛奶,这礼拜的牛奶都买好了。”“今天去了趟菜场,菜很新鲜,周末孩子们回来,家里要烧点好吃的。”
朱堂妹相信,日积月累,老柴能感觉得到这种交流。她也看到了老柴的“反馈”——发出轻哼,可能是代表“知道了”或者呼唤。“流眼泪”也许是因为感伤和激动。双休日儿女在家,老柴的情绪似乎更好一些,任由儿女为他剃胡子、理发、擦身体,收拾得清清爽爽。平时,朱堂妹有事顾不过来,只要一个电话,子女也会马上赶回。“他们还是挺孝顺的,会一起照顾他们的爸爸。”朱堂妹说。
当年飞来横祸,全家承诺“决不放弃”
在新姚村,左邻右舍都说,从朱堂妹和老柴的故事里,他们读到了深厚的亲情和真正的爱。
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时,总会许下誓言:“无论疾病还是健康,贫穷还是富有,未来的日子里都会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朱堂妹是个普通农村妇女,老柴出事前在一家单位做门卫,夫妻俩不曾有过华丽的誓言,但爱让他们兑现了婚姻的承诺。
老柴成为植物人,是在2004年春节。而在除夕前,朱堂妹先出了事。家里人回忆,那天,时年57岁的朱堂妹在女儿家吃好晚饭,来到门卫室陪伴正在值班的老柴。半夜,朱堂妹先感到不适,被送往医院,60岁的老柴还留在门卫室值班。
朱堂妹照顾躺在床上的老伴20年
之后,子女忙着在医院照顾朱堂妹,“当时医生还无法明确,出事的原因是沼气中毒”,便也没有多想。等到大年初三,家人发现联系不上老柴,赶去门卫室寻找,才发现他口吐白沫,已经晕倒许久。被送到医院,医生确诊老柴也是沼气中毒,原来门卫室隔壁浴室地下有沼气泄漏。遗憾的是,多日来吸入的毒气影响至深,医生宣布老柴已成植物人。家里人哭成一团,但也一致决定:决不放弃治疗和照料!
他住院,她每天奔波;他回家,她全程陪护
在松江区中心医院,老柴接受了3个月治疗,之后转往长海医院,进一步治疗了6个月,等情况稳定后又转回松江区中心医院住了两个月。植物人的治疗需时漫长,之后,老柴又在松江一家部队医院前前后后住了五六年。
从新姚村到医院,路途遥远。为了方便照顾老柴,朱堂妹搬到了相对近一点的儿子家住。每天早上,她5点出门,和护工一起照顾老柴,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医院。病友们看在眼里,都说,她比上班族更辛苦。
朱堂妹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
朱堂妹自己毕竟也是一位老人,每日奔波对她来说十分辛苦。有一天,她在回家的路上滑倒受伤了。为了母亲的安全,2011年的一天,子女决定安排父亲出院,让父亲在家休养。
决定把老柴接回家后,时年63岁的朱堂妹开始学习如何照顾老柴的日常生活。在医院里,朱堂妹抓紧向护士及护工学习如何换衣服、换床单、拍背、吸痰、喂食。卧床病人的照护有很多注意事项,而只有小学文化的朱堂妹回到家里就一点点摸索,不懂了就打电话请教医生和护工,也让子女帮忙在网上搜索照顾植物人的要诀。每一件事都不容易,比如进食。她将蔬菜捣碎,与婴儿米粉混合,搅匀后用凉水冷却到30摄氏度左右,将精心配置的食物吸入注射器,再用鼻饲管注入老柴的胃里。她一边操作,一边和身旁的人解说:“千万不能太烫,胃会受不了的。”
爱是二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
日复一日地实践中,大家发现,朱堂妹已能完全胜任老柴的日常照护。比较吃力的活是给老柴翻身,每到这时,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帮忙,上了年纪的她需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更艰难的是,每三个月,老柴需要更换一次食管,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一开始是由社区医院的医生上门更换,后来朱堂妹的孙女成了护士,就给爷爷换食管。
看到朱堂妹二十年如一日守护丈夫老柴,亲朋好友感动之余,也深深钦佩她的刚强。大家都知道,老柴出事前是家里的主心骨。出事后,高额的治疗费、繁重的照护压力,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骤然陷入困境。刚出事的时候,治疗费用一天就要一万元,虽然单位负担了大部分,家里还是承担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危急时刻,是朱堂妹毅然决然扛起了陪丈夫四处求医和日复一日照料的重任。她总说:“没办法呀,他是我的爱人,是我的亲人,哪怕花光所有积蓄也要救他的!”
从青丝到白头,朱堂妹的决心没有动摇过。她曾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案例:一名植物人被家人照顾得很好,90多岁时终于醒过来了。这也给了她信心。2021年的一天,老柴终于奇迹般睁开眼睛,当时他已经77岁了。夫妻对视的那一刻,朱堂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随着老柴身体的逐渐好转,她和他说话时,他也能张张嘴回应。如今,面对80岁的老柴,她仍旧相信他会好起来的。她对前来看望的亲朋好友说:“老柴是个好人,对我很好。他这辈子没怎么享福,我一定要照顾好他,让他安度晚年。”
(原标题为《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与相守诠释人间真情!77岁阿婆照顾植物人丈夫20年丨百姓故事》)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责任编辑:焦点)
-
总台记者获悉,自当地时间6日凌晨以来,以色列国防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经造成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寻求援助的平民。 以色列方面对此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余鹏) ...[详细]
-
来源:大湾区之声 【#以色列拟认定联合国机构为恐怖组织#】《耶路撒冷邮报》5月26日报道称,#以色列#议会正在推动通过一份法案,拟切断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联系,并将其宣布为“恐 ...[详细]
-
诞生于2004年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今年迎来第二十个年头。2023年,亚洲新人奖升级为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经历二十年的发展,亚洲新人单元不断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各国和地区发掘电影新人导演 ...[详细]
-
VAR对于广大球迷而言早已是一个熟稔的字母组合,作为视频助理裁判,这项技术在足球比赛中愈发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将拉开大幕的2024德国欧洲杯上,VAR技术也注定与许多焦点瞬间同在,而这一回来自中国的显示 ...[详细]
-
一顿与班级孩子共同完成的火锅之旅,是一份承诺的兑现,也是一次班级灵魂的涵养。文丨王运魁编辑丨当代教育家编辑部本文字数1123,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一顿饭的温暖在于其乐融融,欢声笑语彰显亲情与美好;火锅的 ...[详细]
-
中国女橄在世界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挑战者赛波兰站中夺冠。6月21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将出战巴黎奥运会落选赛,全力争夺巴黎奥运会资格。目前队伍正在西班牙进行训练,对于即将到来的落选赛,全队斗志昂扬、信心满 ...[详细]
-
如何检测宝宝是不是过敏:两种方法找到过敏原2024-05-27 10:55:19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润 ...[详细]
-
“寒窗苦读12载,不如网红一首歌”郭有才月入3000万,现实扎心了
曾经有人才小学校门口进行随机采访,问小学生们的未来的理想是什么,答案令人唏嘘不已。以前问到学生们的理想,不少学生会表示,想要当老师,当警察,当医生。但是现在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未来想要当明星,当网红,因 ...[详细]
-
“就是登上领奖台”。男篮亚洲杯开赛之前,接受采访的赵睿不卑不亢地谈到中国男篮本届赛事的目标。当中国男篮在1/4决赛击败来势汹汹的韩国队,登上领奖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近到唾手可得的地步。而上一次男篮能够 ...[详细]
-
图片来自:钛媒体App现场拍摄5月28日晚,比亚迪在发家地古城西安同步上市了两款新车型——秦L DM-i、海豹06 DM-i。两款车型均提供80公里和120公里两种纯电续航里程,共包含5个配置,售价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