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来源:北京青年报
7月7日,同志《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的人民日报文章。
全文如下:
称呼,不少枣庄市某某摩托车销售服务中心一个老生常谈的声音问题。
曾几何时,呼吁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称呼一声“同志”便可,重归主流听者坦然、同志舒泰。人民日报后来,不少经济发展、声音文化多元,呼吁称呼也花样百出,称呼“先生”“小姐”“老板”满天飞,重归主流开初尚觉新鲜,同志枣庄市某某摩托车销售服务中心久之不免腻味,尤其是“小姐”这一称呼,常给人轻薄之感。如今,“小姐”似乎被“美女”取代,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变成了泛称。
称呼自有其潮流,随时代而动。譬如“同志”,在民风淳朴的年头,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讲究人人平等,因而“同志”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且“同志”也有志同道合之感。再如“师傅”,使用的时间也不短,于我个人而言倍觉亲切。我年轻时在机务段当过3年机车钳工学徒工,满师后又独立干了一年左右车辆修理活计。当时,早我几天入行的师兄师姐,我见了一律都得叫“师傅”。在技术为先的机车维修一线,学艺是头等大事,称呼关乎传道授业的礼仪,自然马虎不得。“师傅”之谓,是对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尊称,也是对德厚者的敬重。几十年之后,虽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已远去,但是这声“师傅”,我沿用至今。我想,只要对方形容不轻慢,精神不委琐,不论老少,皆可尊称一声“师傅”。
而另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老师”,则有些叫滥了。为人师表者本应必备的德与能不具备,叫与被叫,却一方习以为常,一方心安理得。“老师”和“先生”,作为称谓,我认为还是应该有门槛的,否则难免有言语贿赂之嫌。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称兄道弟者,此遗风或许是为了突出江湖义气吧。
虽然称呼各种各样,但人们心中还是有杆秤。譬如遇事找警察,这时人们一般定要叫一声“同志”,不会唐突称什么“帅哥”“美女”。由此而知,情急之下,人们的基本共识还在:矫情使人尴尬,虚假令人讨厌,唯有实在、得体才受欢迎。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杂文,议论体制内的称呼问题。称呼问题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有的官员嫌称呼真实职位不够威风,见风使舵者便投其所好,“头儿”“老大”“老板”叫得脆响。旁人冷不丁闻之,还以为是到了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商场呢!叫者或是随口,或是别有用心,被叫者则欣然接受,就像抽烟上瘾,渐渐地就难以戒掉。其危害性初时不明显,久之则会滋生居高临下的畸形心态,什么“公仆”,什么“为人民服务”,都逐渐忘却,取而代之的,许是刚愎自用,甚或胡作非为。你瞧,称呼中糖衣炮弹的威力,不可不防呀!
有关称呼,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那是我原先插过队的地方,一位在公社工作近十载的干部将调往别处,乡里有位擅长词章的田舍翁,代表乡亲作诗送别。这位干部曾任公社党委秘书,自排官气、平易近人,与群众同甘共苦,且为人公正廉洁,为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乡亲们平日只称一声“陈秘书”,朴实、直白。陈秘书离任之日乡亲赋句赠别,足见寻常称呼才包含深厚的情感,称呼越是直白,感情越是亲近。
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我举双手欢迎。称呼中的真情实感,值得追求、颂扬。
(责任编辑:知识)
- 网红西绿骗走当事人440万尚未还清
- 外媒:中国自动驾驶,挑战特斯拉的王座
- ControlNet作者新项目爆火:25秒出图,不到一天GitHub揽星600+
- 关于俄乌冲突,普京最新表态!提到了2个重要信息
- 中新健康丨和烤串绝配的不是啤酒,而是这三种茶!
- 互联网电商板块直线拉升
- 叙利亚:土耳其从叙撤军是恢复两国关系的首要基础
- 萝卜快跑订单疯涨?Robotaxi商业化提速 会取代网约车吗?
- 湖北文理学院2025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更新至7.15日)
- 量子之尺(一)精密测量,早已进入量子时代
- 普京称俄将镜像美中短程导弹部署
- 美国特勤局人员向媒体证实:特朗普情况安全
- 今天白天阴有阵雨,最高气温30℃,出门携带雨具
- 新iPhone九月发布,用户会不会为苹果智能掏钱?来看看三星案例
- 注意!绵阳民办学校摇号结果今日公布,附各校学位确认流程
- 南部战区海军万吨新舰的首次任务去了南海
- 红星美羚状告深交所遭驳, 注册制首例IPO审核引发的行政案件宣判
- 价格碾压,无人驾驶出租车争议声中登上热搜
- 官方:“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系旧谣新传
- 国君:萝卜快跑商业模式验证,自动驾驶挑战出租车行业
- 广东公布最新“蚊子地图”!粤疾控: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 views+
- 刷牙后到底要不要漱口? views+
- 司美格鲁肽进医保了 国家医保局:用来减肥不报销 views+
- 雨水多、湿气重 缓解“春困”有良方 views+
- “没有什么甜点能与糖葫芦相比” views+
- 山药黏液微粒胶 兼具伤口止血和黏附性能 views+
- 专家: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将成趋势 views+
- 中新健康丨开工成“特累”族 专家支招巧解“节后综合征” views+
- 看腿就能判断血糖高不高?专家:皮肤变化成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views+
- 吃辣椒除了过瘾居然还有隐藏好处?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