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的美的集团港股上市,意在海外?
图片来源:Pixabay
9月17日,不缺美的集团集团(0300.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A+H上市公司。港股铜陵市某某医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美的上市集团本次全球发售约5.66亿股H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2829.28万股(占约5%),意海国际配售5.38亿股(占约95%)。不缺最终发售价为每股54.8港元,集团全球发售净筹306.68亿港元,港股美的上市集团成为2021年2月快手上市之后,港股市场最大的意海IPO项目。
9月17日,不缺美的集团集团港股以58港元/股收盘,A股以63.51元/股收盘,港股涨幅1.15%;19日,上市美的意海集团港股以64.25港元/股收盘,涨幅8.71%,A股以65.28元/股收盘,涨幅0.05%。
有媒体统计,美的集体首日涨幅在年内上市港股中排在第19位。黑芝麻智能、茶百道、嘀嗒出行等16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破发率35.56%。
在国内家电行业的存量博弈下,美的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能是否稳固,其全球化能否带动业绩增长,铜陵市某某医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外界关心的焦点。
01
完成"A+H”上市
招股书显示,美的集团在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美的控股和何享健作为最大股东组别,合计持股29.1%;方洪波持股1.5%;其他A股股东持股61.8%;H股股东持股7.5%。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董事会换届选举公告,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没有在新一届董事的候选名单中。资料显示,在过去12年里,何剑锋一直是美的集团的董事。
有观点认为,何剑锋退出董事会,何氏家族在美的没有了直系代言人,会给职业经理人团队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权,也进一步坚定了何享健对职业经理人接班的路线。
2012年,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之后退出集团董事会,放权给以方洪波为首的职业经理人,何享健家族仅作为大股东存在。
方洪波上任董事长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团的整体上市。2013年9月,美的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的方式实现上市。
11年过去了,方洪波带领的美的集团又完成了“A+H”的双重上市。
在今年4月召开的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美的方面就赴港上市原因进行回应称,赴港上市不是为了募集资金。如果是为了募集资金,现在美的集团一年都要分红200多亿元人民币,减少分红就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赴港上市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备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
从美的集团的业绩来看,公司确实也不缺钱。
2021年-2023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分别为3412.33亿元、3439.18亿元、3720.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06%、0.79%、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5.74亿元、295.54亿元、33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96%、3.43%、14.1%。
在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收入2172.74亿元,同比增长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04亿元,同比增长14.1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5.01亿元。
显然,港股上市是为了谋求更多的增长。
02
寻找新“战场”
国内的家电行业无法继续支撑美的集团的高增长。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4年上半年白电市场零售额2319亿元,同比下滑7.0%,零售量7774万台,同比下滑3.6%。其中,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3315万台,同比下滑11.0%,销额1114亿元同比下滑14.5%;冰箱市场全渠道零售额652亿元,同比增长0.4%,零售量1936万台,同比增长0.8%;洗护产业零售额494亿元,同比增长3.6%,零售量2029万台,同比增长6.2%。
2023年,美的集团国内收入2211.32亿元,同比增长9.87%;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国内收入1261.98亿元,同比增长8.37%。
在2023年5月召开的美的集团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方洪波表示,家电业务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成长空间有限,“西方国家百年企业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穿越产业周期、技术周期,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找到新的所谓第二曲线、第二引擎”。美的找的“第二曲线”就是To B业务。
在2023年年报中,美的集团提到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3年的26%以上,并于2023年收入接近千亿元,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已成为美的业务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这一业务包括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业务。
今年上半年,To C的智能家居同比增长11%至1476亿元;而To B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智能建筑科技业务、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业务收入分别为171亿元、157亿元、1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6%、-9%。
美的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刊载了致股东信,其表示继续推动To C和To B业务均衡发展,B端业务发展需要更长周期与时间,保持战略耐心与定力,持续投入,逐步构建美的长期穿越周期的能力的形成。
而同时,全球化对美的集团越来越重要。
信中提到2024年美的的经营重点就是全价值链运营提效和结构性增长升级。全球突破是当下最核心的战略之一,国际化的根本是本土化,总部国际化,将异乡变作家乡,继续加大海外的售后服务、物流、品牌等基础设施建设。
港股招股书显示,美的集团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中,约20%(51.94亿港元)将用于全球研发投入;约35%(90.9亿港元)将用于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的持续投入;约35%(90.9亿港元)将用于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以及提高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约10%(25.97亿港元)将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可见全球化在美的集团发展中的分量。
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国外收入910.76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总营收的41.92%。与国内8.37%的增速相比,国外有更高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美的集团表示,除了中国市场之外,海外整个家电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美元。但是全球性的玩家屈指可数。目前欧洲只剩下伊莱克斯和博世西门子、美国剩惠而浦、韩国LG和三星。中国有三家,海尔、海信和美的。因此,国际市场的空间无限大。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做了1500多亿元,其中家电占了1200多亿元。但这在海外家电市场的总份额当中只占4%多一点。
03
谁的第二曲线更稳固?
随着家电行业进入存量博弈状态,在美的集团发力B端业务和出海的同时,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等也在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为了发展B端业务,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合康新能控股权、菱王电梯、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而在全球化上,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日本东芝白色家电业务、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伊莱克斯吸尘器品牌Eureka等。
而这些收购,也助推着美的集团的转型。2024年半年报显示,美的海外自有品牌(OBM)业务增长迅速,2023年OBM业务收入已达到海外智能家居业务收入40%以上,主要以东芝、美的及Comfee品牌为主。
格力电器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表示,公司在智能装备、再生资源、制冷配件、预制菜装备等领域持续发力,为业绩提供多元化增长动力。
不过从业绩来看,空调产品仍是格力电器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上半年,格力空调收入779.61亿元,占总营收的78.14%。在出海上,外销贡献了14.86%的收入。
而海尔智家则是发力高端化和全球化。在2024年半年报中,海尔智家表示,公司通过自主发展和并购形成了七大品牌集群,包括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Candy、Fisher&Paykel和AQUA。其产品涵盖空调、电冰箱、厨电、水家电、洗衣机等。
海尔智家在不同区域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异化的多品牌策略,实现用户覆盖。在中国市场,通过卡萨帝、海尔、Leader等三个品牌分别实现对高端、主流、细分市场人群的覆盖;在美国市场,通过Monogram、Café、GE Profile、GE、Haier、Hotpoint等六大品牌。
2024年上半年,海尔智家实现收入1356.2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海外市场收入708.24亿元,同比增长3.7%。
在寻找第二增长线上,三大家电龙头的进度不一。在国内家电行业“内卷”下,谁能拥有更加稳固的第二增长曲线,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未来增量以及更高的市场地位。在方洪波的带领下,美的集团从A股变成了“A+H”上市,拥有更多资金的美的集团会赢得这一次“比赛”吗?
作者丨芋头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责任编辑:知识)
- 俄称击落乌方1架战机和457架无人机
- 东方甄选无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被罚
- FF退市危机在即,贾跃亭欲赚快钱翻盘
- 亚马逊云科技陈晓建:企业需要的是懂业务懂用户的AI
- 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出炉”
- 贾跃亭的“闹剧”,该结束了
- 硅谷投资大佬炮轰:谷歌半数员工就是摆设,根本没干实事
- 贾跃亭:考虑任FF联席CEO,采取所有可行措施保卫上市资格
- 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
- 阿巴斯:联大决议展现了世界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
- 特斯拉裁员“一浪接一浪”:据传最新行动瞄准这些部门……
- 这一番中东的和解,为何又在中国达成
- 教师晒暑期旅游照被投诉,家长质疑是否补课收入?教育局否认
- 5000亿参数!传微软准备推出自研大模型
- 暴雨+强对流双预警!这些地区需注意防范
- 法官在谷歌反垄断结案陈词中质疑:很奇怪没有人挑战谷歌
- 玩转城市体育节丨街头风混搭国潮风,非遗市集等你来
- 玩转城市体育节丨街头风混搭国潮风,非遗市集等你来
- 降雨没有预报的那么大?回应来了
- 点亮“音乐的河”,上海音乐学院策划中法文化交流季
- 抢七揭晓!FMVP榜更新:SGA领跑前四不变 麦康纳杀至第五 views+
- 从赚百亿到亏超70亿,高瓴忍痛减持光伏龙头! views+
- 马克龙:法国不会接受不对等的欧美关税协议 views+
- 乌官员:乌俄换俘谈判持续进行 views+
- 以军称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views+
- 麦迪:10年总决赛抢七科比表现不好 是阿泰拯救了局面 views+
- 气炸了?崔康熙将证件摔座位上 媒体人:有球员已不想再为他踢球 views+
- 克宫回应美特使言论:两场冲突“不可相提并论” views+
- 这个618,1亿人在闪购告别囤货焦虑 views+
- 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 views+